捂不热?

又是周日,吃完晚饭来到办公室整理推荐材料。当我打开自己两天前写的推荐文本时,突然想起所推荐文章的后一篇好像已经见到几个公众号在推了。于是下意识地找了找我所推荐的这篇是否也有好事者关注过。这一搜,心瞬间凉下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两天前(4月17号)最新一期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节《Drought》专刊,主要内容是5篇综述。因干旱涉及的尺度非常广,这一期的文章涵盖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其中与我研究相关度最高三篇是Hanging by a thread? Forests and drought、 The physiology of plant responses to drought 和Harnessing rhizosphere microbiomes for drought-resilient crop production。都是领域中大牛提笔所写,且都没有中国人参与。如果要细分领域,第一篇是经典的植物生理生态领域;第二篇是CMB领域;而第三篇根际微生物领域的。

按理说,能上Science的文章那都是带着傲人皇冠的,万众瞩目实属正常。事实上,通过搜索证实文章发表后仅仅4小时就有针对第二篇和第三篇的中文介绍新闻或微信公众号文章。然而,第一篇在两天后依然没有任何中文介绍资料和新闻(在我现有检索能力范围内)。这说明即使被带上皇冠,也不一定会被认同的。通过Altmetric分析了三篇文章的影响力,发现在中国以外第一篇的影响力其实还要大一点,至少Twitter上的活跃度是远高于另外两篇的。这说明,这种冷落现象似乎只发生在中文环境。随后我找了几篇Nature上往年的文章,发现规律是差不多的,但是只要有中国人挂名的文章宣传都还是很高的(背后的原因咱也不能说太露骨)。

事实上,自从回国后,我就感觉到自己比身边的人低了几等。参加的植物(尤其是作物)相关的会议,几乎不论什么主题,分子和组学的都是占主导,一个个也都很自信。过去一年时间里,已经有不少明白人劝我赶紧抓住机遇进军现代生物学。其实想想,我刚回国就有领导告诫我死守传统学科是要被革命的。

我一直以为:所有遵循以具体的科学问题为根本,运用任何技术手段的方案都应该被关注和尊重。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可能至少在中文世界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