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故事

1.

虽说是假期,但是其实还是天天被拉去开会。昨天参加了一场讨论会,会议结束后大家闲谈了一会,期间两位老师非常兴奋的说,她们学生的文章被New Phytologist接受,节后请大家活动下以示庆祝。这些论文都是学生多年工作的结晶,也是他们得以毕业的首要因素,庆祝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这两位老师都是从事基础研究,一位老师是以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另一位则是以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为研究对象。离会期间,几位老师还在探讨如果把这些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少数优秀孩子们留下来继续做博后,希望在产出一两篇这样的论文。

2.

这周早些时候,学院开教工大会。院长通报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及相关工作。其中提到,学院的博士学位论文盲评优秀率再创“新低”,科研产出也不容乐观,今年夏季毕业的博士生,无一人在9分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论文发表在5分以上期刊的毕业生也只占到博士毕业生的五分之一。如果再细看,以作物学为例,表现出非常有意思的趋势。从事栽培生理方向工作(学科在当前体系下没有意义,不少挂着栽培的牌子做遗传育种的课题)毕业学生的入学年份分布在2014-2017,其中2016年入学的学生占到五成,多数学生发表两篇以上SCI,1/5的毕业生在5分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而从事分子遗传的毕业生,入学年份分布在2010-2016,其中2015和2016入学的学生同样多,两年入学学生接近占到总学生的7成,绝大多数学生发表一篇SCI论文。

3.

学院办公室老师打电话询问,招博后的事情有没有进展。答曰,除了不想要的老外,尚无人联系过我。接着被告知,同时进来的其他分子遗传和信息方向的老师都已经招了3位以上的博后。无奈只好苦笑自嘲自己实力不济。

4.

中午,有微信朋友发来信息,说XX老师比我发博后招聘广告晚,现在都招了3个博后啦。答曰:“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现在也想清楚了,还是自己多苦干”。随后闲谈了几句,她大概的意思是,大家都希望又轻松又好发文章的课题组,像我课题组这种可能要干苦力活的地方大家都不太愿意。不可否认,多数人都会假定得自己实力强劲,再激烈的竞争自己也可以赌一把,成为那一炮走红的万分之一。在当下浮躁的学术氛围中,其实不足为奇。能沉下来想想如何差异化竞争,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的年轻人实在不多也。

5.

昨天过节,中午请学生们在家里吃了个简餐,饭后闲扯一会,所以到办公室比较晚。可能是饭后没休息的原因,脑袋有点昏昏欲睡,感觉到干不了正事,遂打开两月前返回来的一个投在New Phytologist上被要求修改的论文,开始修改之晚饭时间。晚饭后带孩子们逛了一圈校园,期间总想着办公室电脑上没有关的论文文档,20:30到办公室最终把论文修完,投回去了。投回后,无聊之际,统计了下自己在投这些文章的成功率。截至目前,成功率感觉还可以,但是投稿(不包括非自己投稿的挂名文章)数量太少了。一共投稿三次New Phytologist,两次给了修改机会;一共投稿6次JXB,四次给了修改机会;一共投稿4次PCE,两次给了修改机会。

6.

大家在讨论XX团队发展规划的时候,其中一位做结构生物学的帽子人才提出,未来十年100篇高水平论文(10-14个PI的队伍)。此言一出,多数人竟然面面相觑,随后多数人觉得定高了,要知道这些人里面包括好几位‘青千’。其实,仔细想一想,人均一年一篇高水平论文(会议定义的是IF > 5.0),实在不能说高,每年一个博士生毕业,也该做到这个水平,何况多数人不止一个博士指标,还有博后和硕士队伍。即使做到了这个水平,国际一流基本是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