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

自贸易战开始,科研界似乎尤其躁动。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更是发出了‘破四唯’的行政令,希望以此来改变学术界一片浮躁跟风的现状。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也是骨感。

行政命令自然确实有很强的约束性,大家也自觉地开始避免在明面上提SCI、影响因子等。实事求是地讲,资源总是有限,蛋糕不增反减的当下;对于非清北类财大气粗的单位,终究是要对人进行评价的,不分出高低贵贱来,僧多粥少的现实,会让很多系统迅速崩溃。于是,很多学校在接到行政令后,不是琢磨怎么立新,而是琢磨如何包装。当然,其实这也不是学校的问题,上面没有给出方案,即使自己琢磨出了新的‘四不唯’规则,也注定要在全国资源的分配中失去优势。所以,光破旧,不立新的行政令注定是鸡肋的。

对于科学研究人员而言,最简单的评价还确实非论文莫属。其他评价,往往都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国家级奖励,对于年轻人肯定没办法评价,可是一个高校不招聘年轻人是不行吧?而对论文的评价最容易的又确实非影响因子莫属,简单的数字容易比较。量化的东西,往往容易实现‘公平公正’,毕竟数字哪怕差0.01,也容易比出高低来。现在不让出现影响因子,SCI字眼了。于是学校开始搞期刊分级,根据影响因子搞一个分级目录。就像老师们给学生评分一样,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归为A,差的归为C类甚至不给名分,属于王者级的NSC,用A还难以评价其霸王位置,标成A+

简单看了看,分类的标准很明确:

A+ : CNS

A:5年IF或当年IF≥15

B:9≤5年IF或当年IF<15

C: 5≤5年IF或当年IF<9

这意味着,如果把论文发表到5分以下的期刊,将不再被华农认可为论文了,因为这些期刊都不在华农颁布的期刊分级目录内。此情此景确实可喜可贺,华农终于超越了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回头想想,作为一个农业大学,华农到底想做什么呢?要想上B类及以上的期刊,多数得是材料、医学、生物信息或大数据等被老外引导的烧钱的行当,其实细数整个学校一年也没几篇。即使是期刊目录末流的C类期刊论文,华农全年发表的数量也并不多,多数博士毕业生(粗略估计8成以上)甚至很多博后都没有能在这些期刊上留名。农学众多小领域最权威的那么几本期刊,比如栽培学领域的Field Crop Research、植物营养领域的Plant and Soil等都在2-5分之间,有些学科甚至最好的期刊也就1点几,这些领域是多年全球范围内才会出现一两篇的目录内期刊论文。这样的分级是想给这些领域老师一个信号,卷铺盖走人的日子快到了?那么问题就来,学校是想把自己农业大学的名头搞掉,直接去和综合性大学以及中科院系统竞争?可是底气和实力体现在哪?

在我这个没有什么眼光和格局的人看来,这是彻头彻尾的战略失误。目前几乎所有与生命挨点边的学科都在一窝蜂地做挤向分子生物学。不论是学生们(包括本科生)的报告,绝大部分是组学、大数据、基因编辑,真正有农学影子的报告少之又少。整个学校其实就是一个生命科学院的样子。这些东西要做吗?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做,必然是灾难。有点感想:

  1. 任何一个稳定且兴兴向荣的系统,一定是错落有致,没有“公平”,但又十分包容的系统;相反一个讲究公平和整齐的系统往往是最脆弱的系统,它的繁荣全靠强有力的外力庇护。这很好理解,一块涨势优良的农田,只要没有了人的维护,很快就会被杂草、病虫、鸟兽等摧毁;相反错落有致的原始森林,长久繁荣是大概率事件。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校的长久繁荣也是形似的情况,没有哪个外力可以保证长久,除非自己有强大的抗逆能力。政策制定者,如此一刀切的‘公平’的评价体系,把这个学校修理的整整齐齐,也必然会遭致未来的惨不忍睹。
  2. 舍本逐末的风投式策略,最终将成为风口上吹着的猪,随时将会摔死。这个生命科学的时代,时代的潮流必须要赶上,义不容辞。但是如果不顾自己实际情况,把其他学科的资源’釜底抽薪’(夸张修辞)而全盘押注在此,最终可以预见的结果是血本无归。但是Don’t take me wrong,我绝对不是说不要发展,相反这是必须要发展的方向,但一定不是举全校之力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对这个国家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不论华农自认为多么强大,真正重大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任务,国家一定不会优先交给华农。从战略和发展角度看,生命科学越火对华农生命科学学科越不利,现在虽然说华农生命科学看似强大,全国排名多少多少。但是几乎可以预见,十年以内这个学科将不会继续留在中国生命科学强者之列(领导如果看了,我可能就点犯错了吧),其中的缘由不多说,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到。到时候,风口猪摔死了,地上猪也被其他人宰了,一片凄凉在所难免。
  3. 作物学将成为从风口摔下来的‘猪’。我悲观地认为作物学将要永远的被开除出一流学科了(作物学竟然已经在和植物学同台竞技了,育种和栽培几乎都在可以看见的几年内将绝迹!)。作物生物学当然重要,不重要怎么会有那么多综合性名校布局呢?甚至包括北大。所以华农优先发展肯定没错,事实上因为这种发展眼光在过去几十年给华农带来了很多荣耀,也是被歌颂的典范。很长一段时间,作物生物学确实是华农加分项,但高分光靠加分项是不行的,该拿分的要拿下了,加分才有意义。在全国作物生物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和未来,这一项能给华农加的分越来越微不足道,随着北大、中科院等众多大佬级别的玩家加入,能争取的资源越来越少,作物生物学会越来越内卷。当原本可以保分的栽培和育种都被人占了,整个学科的前途可以预见。
  4. 当大家都在玩热点的时候,悄然布局还没有热起来的学科,才有在下一个风口飞上天的可能。作物学朝着作物生物学的路会越来越窄,但是另一侧整个中国都还没开始动。这一侧就生态学(我不是说的农业生态学,是真正的生态学)。我无聊的时候做过一个分析,2018-2020年影响因子前十的植物学期刊,已经有超过40%的文章来自中国大陆,比美国多,排名世界第一。但是生态学学科的情况非常差,不到10%的文章来自中国,而超过40%的文章出自美国科学家。Nat Eco Evo,Eco Lett等顶刊,中国作者甚至不到3%。从排名看中国与西班牙相当排名第四位(前面还有英国和德国)。难道中国的生态环境不如美国重要?不如欧洲重要?另一个角度,分子生物学不会被所有人所了解和熟悉,相反生态是直接关联到每个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地位必然越来越高。
  5. 智慧农业可能是园艺、兽禽、水产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未来,但大概率不是粮食作物的未来。粮食作物能在未来逐步提高机械化(无人机在我看来也是简单的机械化而已,没什么智慧)就不错了,资本风头一过,一地鸡毛的可能性比较大,全部压在这不是办法。

只是,我总觉得,让每个学科自然地成长(学科内可以部适当评价),并在各自的领域里去和全国甚至全球的同行交流,获取资源和话语权,同时领导们要有敏锐的嗅觉,找准时机(哪怕是跟也有时机)布局未来的方向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最佳方式。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当下热门的领域,不仅抗风险能力弱(比如某人只要爆出大的危机事件,对手们又发挥得当,整个学科在瞬间覆灭的先例是有的),也似乎忘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古训。

当然这些想法估计很多人都有,但是人类社会很复杂。每个人不一定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多数时候一定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今天的人类,更多时候还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