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研究方向
稻田生产系统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农作系统,不仅承担着水稻生产的重任,也是油菜、小麦等冬季旱地作物的重要种植场所,其周年生产力直接关系到粮食与油料的双重安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已成为制约农业稳定增产的重要不确定因素。面向未来,农业发展亟需构建以高产与稳产并重、资源与环境友好、数字化与智能化驱动的生产体系。在此背景下,本团队以作物在逆境下维持高光效的机理解析为突破口,探索适用于不同稻作系统的周年高产、稳产与高效栽培技术路径,旨在构建保障区域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与理论体系。本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
- 气候变化条件下稻田轮作系统周年高产稳产的高光效机制解析
- 构建以“高光效”为核心、多源数据与机理模型融合的“数智农艺师”系统
- 兼顾气候韧性的周年高产高效智能化稻田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在研课题
- 叶片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水力结构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理
- 环境因子-植物器官结构-功能之间的互作机制
- 全球气候变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低成本、高通量植物生理生态测定方法构建
- ‘稻稻(再)油’一年三熟制等气候韧性型稻田种植技术优化、集成与应用示范